呼和浩特:“培土施肥”建设“好人之城”

2025-03-04

  

呼和浩特:“培土施肥”建设“好人之城”

  将好人精神融入文艺精品创作,联动各乌兰牧骑★★★、文艺院团★★★、文艺家协会,创作演出一批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如快板《最美青城人》、歌舞剧《大写忠诚刘庆涤》、二人台剧《万家灯火万家梦》、二人台小戏《一诺千金》等剧目,出版长篇报告文学《汉鼎之光》★、系列报告文学集《德耀青城》★★、发表长篇人物通讯《60年,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等文学作品,深受群众喜爱★★★,感动感染市民争当好人。为了让先进典型更为鲜活★★★、更接地气,呼和浩特市持续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先进事迹巡讲进机关、企业、农村★★★、网络等“七进”宣讲★★、“好人见面会”等活动,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截止目前★★★,开展各类先进典型宣讲活动5000余场,受众近80万人★★★,榜样就在身边氛围日渐浓厚。

  呼和浩特市着力打造“青城有爱”典型选树工作品牌,创新完善先进典型选树方式★★★,广泛开展“我推进★、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注重从城乡基层和各行各业挖掘体现蒙古马精神、三北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类典型人物。注重挖掘深度,建立市★、县(旗、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逐级推荐机制★★,将评选触角触及基层网格★★★,深入群众★,挖掘出群众身边的鲜活、不凡的好人好事,打造平民榜样。注重挖掘广度,广泛接受来自市直(区直★★、中直)单位★★★、社会组织、群众团体的推荐,关注各单位系统的推荐评选活动,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五一劳动奖章★★★”“青年五四奖章”等★,从中征集好人线索,挖掘先进典型★。注重挖掘维度,特别关注在新媒体平台及社交平台上被网民群众广泛点赞的好人好事★★★,让网上的“正能量”能在网下被充分释放★,成为身边好人。通过多渠道★★、常态化推荐选树先进典型★★★,建立起了先进典型资源库★,常态化在线届道德模范发布式,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数量不断提升,行业领域覆盖面不断扩大。涌现出★★“凭线年矢志不渝弘扬雷锋精神”的退休干部魏明等一批全国、全区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

  将好人元素融入城市景观和生活景观之中★,大力推进★“榜样就在身边”道德模范先进典型事迹进公园广场、进街道社区、进公共场所工作,建设好人馆、好人街★、好人公园、好人广场46处★★★,在主次干道、交通场站★★★、景区景点、公共文化场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地设置道德模范公益海报、道德模范事迹专题巡展等1300余处,市民群众抬头驻足中看见榜样★★、感悟榜样,实现了身边好人选树宣传与社会文明风尚培育良性互动★。如今★★★,这些以好人好事为主题的平台阵地,已经成了呼和浩特市的城市新地标。在加强社会宣传的同时,呼和浩特市在新闻宣传上再加力。全市各级媒体开设“榜样就在身边”“道德模范风采★★★”“青城好人”等专题专栏,近两年播发好人好事宣传报道300余篇★★。《危急时刻 两名路人飞奔而来击碎车窗救人》等报道接连登媒体和全网热搜,在社区圈层被广泛转发。精心打造了全天候★、交互式的“青城好人数字馆★★★”,通过文视图等多媒体形式,直观展示先进典型感人事迹,截至目前浏览人数超过400万。

  为树立德者有得的鲜明价值导向,出台《呼和浩特市帮扶和礼遇道德模范实施办法》《呼和浩特市文明家庭激励与管理办法》等文件,通过资金帮扶、社会组织帮扶、就业创业帮扶等8条措施★,大力帮扶道德模范。近年来,共计走访慰问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200余人(户)★★,发放慰问金83万元;通过庆典活动礼遇★、看病就医礼遇、绿色出行礼遇等8条举措,大力褒奖道德模范。道德模范可优先挂号★★、优先住院、优先转诊,可免费健康体检★★、乘坐公交车、订阅报刊等★,真正让先进典范受尊重★★★、有光彩。

  近年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将★★“好人之城★★★”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战略★★,通过健全完善选树机制★★、搭建宣传平台阵地,大力挖掘好人故事,推出一揽子关爱礼遇举措等★“组合拳★”,营造出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涌现出全国、自治区、市级以上道德领域先进典型超1000人★★★。草根英雄不断地温暖呼和浩特市,为呼和浩特高质量发展标注下精神文明的注解★。